2022年上半年教资笔试,教资14学科教学设计范文!

关注丽江华图了解更多招考资讯
教学设计是教师资格证必考题,对于没当过老师的人来说是真的难,尤其是非师范、零基础的小白需要重点攻克!
(1)简述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(2011年版)》中关于“小数运算”教学的基本要求;(8分)
(2)如指导小学中年段学生学习,试拟定教学目标;(10分)
(3)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,设计本节课主要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。(22分)
(1)第一学段(1~3年级):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;第二学段(4~6年级):能进行简单的小数的加、减、乘、除运算及混合运算(以两步为主,不超过三步);能解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。
①知识与技能目标:熟练地掌握简单小数的加法,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小数加法的问题。
②过程与方法目标:通过自主探究、小组讨论、师生互助等过程,并借助于有趣的生活情境,主动观察、发现规律,提出问题,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,培养学生数感,发展抽象思维。
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: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,体会到合作交流获得成果的喜悦,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。
借用多媒体呈现一幅简笔画,以提问的方式——“同学们图中涉及到哪些数学问题?”复习已学内容,在学生的回答“数的加法”和“小数”,提炼出本课课题——小数的加法。
【设计意图】结合之前学习内容,提示学生主动温故过去的知识,联系过去所学知识和今天要讲知识。借用绘画和顺口溜的方法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,达到“课未始,兴已浓”的效果。
以提问的方式问同学们“我们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哪些小数加法的例子?”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,并请学生说出实例,根据实例引出6.45+4.29小数加法,以这道数学题目引导小组讨论一下怎么计算小数的加法,并得出学生提出的计算方法,把6.45元和4.29元化成645分和429分来计算,然后用列竖式的方式计算出结果为1074,单位为分,再化成元为10.74元,并对学生回答予以鼓励。
提出问题:“小数的加法可以转化成整数加法,然后用列竖式的方式计算,那么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个计算过程,我们能不能直接用列小数竖式的方式直接计算出结果呢?”引导学生小组讨论,请小组代表回答,得出计算列小数加法竖式的要素:①数位要对齐;②小数点对齐;③满十进一;④以小数点对齐的原则准确确定结果值的小数点位置。
在上一步的基础上,出一道题:,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抢答,并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,演示中给予肯定评价,同时,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,发现此式计算结果小数点末尾有一个零,思考这个零的意义,复习之前所学内容,并总结出这个零无现实意义,可以删除。
【设计意图】贯彻新课改“以学生为主体,教师为主导”的原则,引导学生自主探究,合作交流,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,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。新课开始阶段,用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出课题,具体形象,易于学生接受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。小组讨论和活动便于学生合作交流,培养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,采用循序渐进地提问引导学生思考,掌握重点,突破难点。
引导学生回到课堂的开头,帮助丁老头解决他的问题,并鼓励学生上台展示,对于学生的表现予以表扬,同时,引导全班同学一起计算,并说出各自的计算结果,鼓励计算过程清晰的同学。在点评演示过程中,强调列竖式带上“+”符号,注意数学的严谨性。
【设计意图】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类似新问题的过程中,体会到自己由不懂到懂的过程,感受到学习到新知识的作用,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
“同学们,通过今天的学习收获到什么呢?”,鼓励学生各抒己见,并肯定学生们的回答,强调本课的重点和难点。
【设计意图】锻炼学生概括归纳能力,带动课堂气氛,学生在一种热闹欢快的气氛下感受到收获到知识的愉悦。
课后有两个作业,一个是把课后的练习一的1-3练习题;另一个是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实例中有小数加法的应用,试着找一找,算一算,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。
【设计意图】布置上述作业,充分考虑到新课标提倡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,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,生活和数学是密切关联的。

添加客服小姐姐了解更多考试信息
解锁更多备考资料
还可以催更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