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.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
第一步,突破口在第二空。根据“巩固脱贫攻坚”“乡村振兴”和国家政策背景可知,先有脱贫成功,再接着去振兴乡村,故该空应体现二者之间的先后动作。A项“结合”指彼此发生密切联系;B项“协调”指配合适当,步调一致;D项“联系”指联络、接洽、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,三者均未体现先后的动作,不符文意,排除A项、B项和D项。C项“衔接”指事物首尾连接,侧重前后连接,符合文意,答案锁定C选项。
第二步,验证第一空。“依托”表示依靠,依仗的意思,代入该空,符合文意。
因此,选择C选项。
2.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
第一步,分析第一空。根据“加大监管力度,……让相关政策法规更好落地见效,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”可知,“才”之前的内容均为手段,空处与“加大”并列,该空要体现出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意思。A项“规范”是对于某一工程作业或者行为进行定性的信息规定,不符合文意,排除A项。B项“升级”是指等级或班级由低升到高或指事物规模扩大,局势的紧张程度变深等,不符合文意,排除B项。
第二步,分析第二空。D项“重组”是经济学名词,指企业制定和控制的,将显著改变企业组织形式、经营范围或经营方式的计划实施行为,不符合文意,排除D项。C项“完善”符合文意。因此,选择C选项。
3.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
第一步,突破口在第二空。根据“城镇化是一个渐进过程,很多问题的解决无法________”可知,该空形容“问题”,表意与“渐进”相对,强调问题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解决的。A项“迎刃而解”比喻事情容易解决,但不能与“渐进”相对,不符合文意,排除A项。B项“一蹴而就”形容事情轻而易举,一下子就能完成,符合文意。C项“急功近利”指急于求成,贪图眼前利益,主语一般为人,形容“问题”不合适,排除C项。D项“立竿见影”比喻行事能马上看到效果或付出能马上得到收获,多用于形容具体的措施或解决方法,形容“问题”不合适,排除D项。答案锁定B选项。
第二步,验证第一空。“窘境”指使人为难、害羞或难堪的处境,与上文“民生保障问题”对应,符合文意。
因此,选择B选项。
4.【答案】A
【解析】
第一步,分析第一空。第一空修饰“办法”。A项“精雕细刻”指精心细致地雕刻。符合要求,先保留。B项“返璞归真”指去掉外饰,还其本质,比喻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。根据“遵循‘修旧如旧,建新如故’的原则”可知,并不是要回到原来的自然状态,而是要刻意体现年代感,历史感。不符合语境,排除B项。C项“一丝不苟”指做事认真细致,一点儿不马虎。多修饰“做事态度”,不用于修饰“办法”,排除C项。D项“纤毫毕现”形容极细小的部分都显现出来了。根据“很好地保留了历史建筑的整体_______和空间肌理”可知,文段只是强调保留建筑的整体性,并没有体现“细节”这一语境,排除D项。答案锁定A选项。
第二步,验证第二空和第三空。“历史建筑的整体风貌”和“导入文创产业”搭配得当。因此,选择A选项。
5.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
第一步,分析第一空。根据“中国人口众多,地域辽阔”可知,第一空强调的是中国具有的优势。A项“不可多得”形容非常稀少,很难得到(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),本语境并未体现“稀少”,排除A项。B项“天时地利”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,地理环境,语义不符,排除。C项“得天独厚”具有特殊优越的条件。符合语境。D项“无可比拟”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。上下语境并没有强调与其它国家对比,排除D项。锁定C项。第二步,验证第二空,第三空。“内部循环”搭配得当,“作为……经济标志”搭配得当。因此,选择C选项。
点击查看>>>各省公务员笔试延期公告!(←同步更新各省公务员延期公告)
2022云南省考笔试(云南各地)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告知书(持续更新)
↓↓↓↓2022年公务员考试相关推荐↓↓↓↓ | |||
2022云南公务员行测+申论预测试卷2本 -39元 | 2022年云南省公务员高校专属礼包 -0元![]() |
||
2022年云南省公务员乡镇申论资料包 -1元![]() |
2022年省考考前冲刺特训营 -1元![]() |
||
2022年省考考前加油站【行测+申论+公安】 -0元![]() |
2022年省考申论必须啃透的二十套近3年试题 -0元![]() |
||
2022年省考【公安专项】密卷-49元![]() |
云南省考党史备考礼包 -0元![]() |
||
2022云南省考敲重点大礼包2.0【电子版】 -1元![]() |
2022版云南公务员必做题库5本套 -49元![]() |

添加客服小姐姐了解更多考试信息
解锁更多备考资料
还可以催更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