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s://u3.huatu.com/uploads/allimg/211208/image_303.png)
关注丽江华图了解更多招考资讯
作文不会写?20个主题素材+范文剖析来了!主题解读可用于作文开头,名人名言和案例都是议论文的常用素材
【理论联系实际】
西汉文学家刘向说过:“耳闻之不如目见之,目见之不如足践之。”千百年来,多少思想家、教育家总在为我们阐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:百闻不如一见,百见不如一做。即知行合一,重于实践。(第二次,用白话文点出论点)其实把听与见结合而论便是知,一个胸无点墨的人怎能有所作为?古人常讲“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”。如果没有博观或者博闻,想必无论是谁也是无处可取的。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了“行是知之始,知是行之成”的主张。“行知”之名也正代表了他的“行动—知识—再行动”的教育思想。我们通过观察、通过听闻获得知识。
教师在教学过程中(回归教师角度)应该讲究“与可画竹时,胸中有成竹”这样的一种境界。齐白石学画虾时,曾终日蹲坐在虾池旁观虾的动态;徐悲鸿的奔马图,是他常在马厩观马的结果;达芬奇为了完成《最后的晚餐》,曾用两年半的时间到酒馆、市集去搜寻人物形象,观摩人物神态。这些名人的事例无不启迪着我们要学有所成,就必须有“知”在肚里,“知”是“行”的前提和基础。(分论点1,知的重要性)
在教学过程中,(回归教师角度)达到教师传播知识,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。单有“知”是不行的,要紧的是“行”,是做。如果只有学知,有远见,但只空论,那不但不会美名远扬,反会被他人认为是“空水瓶”,没有真才实学。荀子曰:“吾尝终日而思矣,不如须臾之所学也。”孔子也曾曰:“吾尝终日不食,终日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”光是知之,而不行之,想必其所学所知会胎死腹中吧。李时珍为确保所著医术的准确详尽,亲自到深山采取草药,向药农询问情况;徐霞客为完成游记,跋山涉水,遍游名川大山,历经许多城市;巴尔扎克为了使书中人物具有狮子般品性和毅力,曾亲自到非洲猎狮;托尔斯泰为了刻画逼真的战争场面,曾亲自前去战场观察。所有的事例一再证明:实践出真知,唯有“行”了,方可验证所“闻”所“见”,只有“行”了,才能掌握真正意义上的“知”。(第三次点出论点)
在教学活动中,(回归教师角度)通过参与课外活动、观察自然环境等方式,使学生体验生活、体验自然。想到和得到,中间还有两个字便是做到。懒于动手实践,只会运用书本知识空发议论,那只会给人留下笑柄。昔有赵括纸上谈兵,最终败北;今有学生空谈理想,最终无所成就。(分论点2,行的重要性)学习知识,不能只是听,只是接受,更应该用眼、耳、手、脑等多个感官参与学习,实现闻、见、做的统一,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。(结尾再次强调论点)
↓↓↓↓2022年事业单位相关推荐↓↓↓↓ | |||
2022云南事业单位高校专属礼包 (A类)-0元![]() |
2022云南事业单位高校专属礼包(B类)-0元 ![]() |
||
2022云南事业单位高校专属礼包 (C类)-0元![]() |
云南事业单位联考历年真题合集 (D类)-9.9元 | ||
22年事业单位平步入事计划 (E类)-0元 | 2022云南事业单位D类备考礼包 -0元 | ||
22年云南医疗事业单位上岸大礼包 -0元![]() |
2022云南事业单位高校专属礼包 (ABC)-0元![]() |
||
2022版 云南省事业单位 (综合+职测) 教材+试卷 4本【A类】 -69元![]() |
2022版 云南省事业单位 (综合+职测) 教材+试卷 4本【C类】 -69元![]() |
||
2021版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综合+职测 教材 2本 【社会专技B类】-45元![]() |
2021版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综合+职测 历年试卷 2本 【医疗卫生E类】-45元![]() |
||
2022版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·D类四本套 -69元 | 2021版 云南省事业单位 (综合+职测) 教材+试卷 4本.【D类】-49元![]() |
![](https://u3.huatu.com/uploads/allimg/211208/image_310.png)
添加客服小姐姐了解更多考试信息
解锁更多备考资料
还可以催更哦!